关于国产新能源汽车和国家富强的关系
从纺织品到消费电子,出口利润的转变,也对应着国家富强程度的变化,中国经济的腾飞,一定伴随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目前的主要代表便是新能源汽车。1
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仅靠内循环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的货币输入,中国古代靠着丝绸之路获得了大量海外国家的黄金白银,直到明清时期,茶业瓷器还是国家获取大量白银的来源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改变贸易入超的状况,向中国偷运鸦片。 2
直到改革开放,大量中国农民开始成为工人,用辛劳的汗水创造了无数工业品,当满足国内人民需求后,这些工业品开始出口。
男耕女织,纺织业一直中国生产制造的主要品,“服装厂” 这个词,在中国的县城乡镇随处可见,很多女性生产者从事服装行业,这换来了中国制造崛起的第一桶金,但是,“中国只有卖出 8 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3,这其中的代价,是广大劳动者在低端产业的辛苦付出。
美国等西方大国利用技术管制、强化知识产权,使中国过多停留在劳动与资源密集型等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上,使中国过多停留在 “世界加工厂” 的国际定位上。2003 年中国出口 53 亿双鞋,但可获得的利润仅是总利润的 20%,其余 80% 被拥有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获得。很多行业的利润分成远不及鞋类。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讥笑 “中国仅仅得到了一点面包屑而已”。4
消费电子主要是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电子整机产品,包括个人计算机、手机和彩电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前沿市场。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重要制造基地。5
2023 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46 亿,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达人民币 1575 亿元 6,而理想汽车 2023 年的总营收为 1238.5 亿元,年销量达 37.6 万辆 7,这可能也解释了小米为什么造车,简答以 146000000 除去 37600,是 388,小米要多制造 388 倍的手机数量,业务收入才是 1.27 倍。赛力斯从 2019 年和华为合作,到今天,市值破 1500 亿 8,超越理想汽车。当然,市值只是代表股票交易市场中资本的认可。
汽车被称为 “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从德国人发明汽车到美国人让汽车走入工薪阶层,从日本汽车产业崛起到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并跑者甚至领跑者,正好对应着工业 1.0 到 4.0 的时代更迭。9
英语中的 "汽车" 一词 car 来源于拉丁语,最初是指任何轮式马拉车辆,如手推车或马车。英式英语中汽车的正式名称还有 "带发动机的车辆"(motor car)和 "自动行驶的车辆"(autocar)。美式英语中的汽车(automobile)是希腊语中的 "auto(自己)" 和拉丁语中的 "molif(会动的)" 构成的复合词,本意是 "自己会动的"。于是后来的英文词典中,mobile 就多了个 "汽车" 的释义。但现在,China Mobile 却是一家移动通信企业,而不是 "中国汽车" 有限责任公司。mobile 的核心指代从早年的汽车转变成手机,这恰恰暗合了移动通信时代的汽车,将会是个 "大号手机" 的说法。10
汽车行业不仅代表了人类科技与工程的巅峰成就,而且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回溯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上几次大的进化都来自于技术的进化。1886 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奔驰汽车,让德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工厂之一。在 20 世纪初至中叶,汽车工业主要由内燃机的改进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引入推动。这一时期,福特 T 型车的出现代表了大规模生产的开始,汽车从奢侈品逐渐变为大众消费品,把汽车工业推向第二个高峰。二战以后,日本的丰田发明了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型,又把汽车工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到了 20 世纪后半叶至 21 世纪初,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汽车工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广泛应用、安全气囊、防抱死刹车系统(ABS)等安全技术的普及,以及导航、娱乐等信息系统的集成,都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的性能和舒适度。
进入到 2020 年以后,历经了数年的积累与沉淀,新能源汽车行业终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这一转变得益于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显著提升,使得电动汽车受到越来越多车主的青睐。与此同时,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发展日新月异,汽车行业发展迈向新纪元。过去以内燃机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逐渐被以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的 “三电” 系统所取代。11
2023 年汽车出口量为 491 万辆,同比增长 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5.7%;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分车型看,2023 年乘用车出口量为 414 万辆,同比增长 63.7%;商用车出口量为 77 万辆,同比增长 32.2%。从动力形式来看,2023 年传统燃料汽车出口量为 370.7 万辆,同比 增长 52.4%;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 120.3 万辆,同比增长 77.6%。12
为什么关注新能源汽车出口?对于合资燃油车,可能大多数需要国外的技术授权,而新能源汽车拥有更多的自有专利,国内制造、卖到国外,产生的利润是实打实的流入了中国,扩大国民收入的大蛋糕,通过工资流到中国工人手中。
从纺织品到消费电子,出口利润的转变,也对应着国家富强程度的变化,中国经济的腾飞,一定伴随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目前的主要代表便是新能源汽车。
Footnotes
-
https://news.ifeng.com/mainland/200710/1009_17_251034_1.shtml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983850927538844&wfr=spider&for=pc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753707162403106&wfr=spider&for=pc ↩
-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40215/d0c03b26666d489da169d774112460c8/c.html ↩
-
何宝洪 ——《数字原生》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784212424101411&wfr=spider&for=pc ↩